身為貓咪飼主,你一定聽過一句話:「貓是絕對肉食動物。」這也代表蛋白質,是貓咪飲食中最重要的營養來源。但市面上的貓飼料蛋白質標示有的 28%、有的 38%、甚至標榜 45% 高蛋白,到底多少比例才算適合?又不是蛋白質越高越好嗎?
本文將帶你一次搞懂:
✔ 貓飼料蛋白質含量怎麼判斷?
✔ 不同年齡、體質貓咪的理想蛋白質比例是多少?
✔ 貓飼料成分表怎麼看,才知道蛋白質來源是否優質?
並會推薦 臭貓動物園 及口碑良好的 傻派貓飼料與傻派主食罐,幫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家貓的營養選擇。
✅ 為什麼貓咪特別需要高蛋白飲食?
貓咪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,無論是生理結構或消化酵素,都更擅長消化肉類蛋白質,而非植物性蛋白。因此,蛋白質不僅是能量來源,更與免疫力、肌肉量、皮毛光澤、器官健康密切相關。
蛋白質不足可能導致:
-
免疫力下降、易生病
-
毛髮粗糙、掉毛量變多
-
體態鬆散、肌肉量不足
-
活力下降、嗜睡
相反地,攝取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,能讓貓咪體態緊實、毛亮精神好。
✅ 貓飼料蛋白質多少才算合適?
一般來說,依據 AAFCO 標準的最低蛋白質含量為:
| 種類 | 最低標準蛋白質 |
|---|---|
| 幼貓(成長期) | 30% 以上 |
| 成貓(維持期) | 26% 以上 |
不過,這只是最低標準,不是最佳標準。
多數專業獸醫與營養師會建議:
🔹 成貓:32%–40%
🔹 幼貓、懷孕貓、哺乳貓:35%–45%
高蛋白飼料(≥38%)適合活潑、高活動量或偏瘦體質的貓,
中度蛋白飼料(32%–37%)適合一般家貓、室內貓。
但需注意,蛋白質不是越高越好,重點是「來源」!
✅ 什麼才叫「優質蛋白質」?
比起數字,來源更重要!
如果一包飼料標榜 38% 高蛋白,但來源不是肉,而是「豆類、麩質」,其實並不適合貓咪。
優質蛋白質來源排行(依消化率高低)
1️⃣ 原肉(如:新鮮雞肉、去骨雞肉、鮭魚、牛肉、火雞肉)
2️⃣ 動物蛋白粉(雞肉粉、魚肉粉)
3️⃣ 動物副產品(肝、心等內臟:適量反而營養高)
4️⃣ 植物蛋白(豌豆蛋白、馬鈴薯蛋白、大豆蛋白)← 不建議過多
判斷原則:
✔ 成分表前 3–5 項最好是動物性原料
✔ 不含或減少大豆蛋白、小麥、玉米麩質等填充蛋白
✔ 動物性蛋白比例愈高愈接近貓咪原始飲食需求
✅ 貓飼料成分表怎麼看?3 步驟快速判讀
買貓糧時,可用以下 10 秒公式快速評估:
| 判斷重點 | 理想狀況 |
|---|---|
| 第一順位食材 | 去骨雞肉或鮮肉類 |
| 無多餘填充料 | 少量或無玉米、小麥、豆類蛋白 |
舉例來說,若成分表前幾項是「去骨雞肉、雞肉粉、鮭魚粉、豌豆、木薯」,表示主要蛋白質來源是肉,屬於較理想配方。
✅ 推薦:高適口性、優質動物蛋白首選「傻派貓飼料」
若你正在找符合高蛋白、真材實料、無穀與高適口性兼具的貓糧,許多貓奴會選擇 傻派貓飼料。
為什麼推薦?
✔ 85% 動物性蛋白比例,主原料為去骨雞肉 + 深海魚
✔ 無穀低碳水,更符合貓咪腸胃需求
✔ 小顆粒 0.7–0.8cm,適合挑嘴貓與幼貓
✔ 市面高回購率,適口性評價高

▲若想補充更多鮮肉營養、增加水分攝取,也可搭配 傻派主食罐,提供更全面均衡營養。
🐱 各類貓咪蛋白質挑選建議
| 貓咪類型 | 建議蛋白質比例 | 小提醒 |
|---|---|---|
| 幼貓、懷孕貓 | 35%–45% | 優先選鮮肉 + 動物蛋白來源 |
| 成貓(一般體型) | 32%–40% | 可選中高蛋白、無穀優先 |
| 挑嘴貓 | ≥35% + 高適口性 | 可搭配傻派主食罐提升食慾 |
| 瘦弱、活潑、肌肉量不足 | ≥38% | 建議選高蛋白且添加牛磺酸 |
| 腸胃敏弱 | 30%–36% | 選單一肉源或低敏配方 |
| 老貓 | 30%–34% | 減負擔但仍維持優質蛋白 |
蛋白質不是越高越好,要依貓咪體質挑選,才能真正健康。
🏪 想挑選適合自家貓蛋白質比例的貓主食嗎?來臭貓動物園吧
如果你想挑選適合自己貓咪吃的蛋白質含量飼料,建議到臭貓動物園直接詢問門市人員:
-
店員熟悉貓咪營養與品牌差異,可依體質推薦
-
可直接比較 傻派貓飼料、傻派主食罐與其他品牌差異
價格優惠、專業選品 、 不推銷亂買,是許多貓奴選擇臭貓動物園的原因。
✅ 結語:看懂蛋白質,才能真正選對飼料!
判斷貓飼料蛋白質,重點不只在數字,更關鍵是來源與適合度。
只要掌握以下原則,你就能選對飼料:
✔ 幼貓 ≥35%,成貓 32–40% 為佳
✔ 動物性蛋白為主,不選大量豆類與麩質蛋白
✔ 適口性、腸胃吸收度比高數字更重要
如果你正在尋找兼具 高肉量、無穀、高適口性 的選擇,傻派貓飼料 + 傻派主食罐是值得入手體驗的組合。想更了解,歡迎到 臭貓動物園門市 或官網選購
🐾 貓飼料蛋白質比例 Q&A 常見問答
Q1:貓飼料蛋白質比例多少才算合適?
A1:一般成貓建議蛋白質含量在 32%~40%,幼貓或懷孕貓建議 35%~45%,以動物性蛋白為主最佳。
Q2:蛋白質越高的貓飼料越好嗎?
A2:不一定。高蛋白需搭配良好消化吸收力與優質肉源,否則可能增加腎臟負擔。
Q3:如何從成分表看出貓飼料蛋白質品質?
A3:觀察前 3~5 項原料是否為去骨雞肉、魚肉、牛肉等動物性蛋白,避免豆類或玉米蛋白比例過高。
Q4:貓飼料蛋白質太低會怎樣?
A4:可能導致毛髮暗沉、免疫力下降、體重減輕、活力不足。
Q5:貓飼料蛋白質太高會不會傷腎?
A5:健康貓咪通常不會,關鍵是水分攝取與蛋白質來源是否優質。若腎臟病貓則需降低比例。
Q6:幼貓飼料的蛋白質應該比成貓高嗎?
A6:是的。幼貓正值成長期,蛋白質建議 35% 以上,幫助肌肉與骨骼發展。
Q7:老貓適合高蛋白飼料嗎?
A7:老貓代謝較慢,建議 30%~34%,維持肌肉但避免腎臟負擔。
Q8:高蛋白貓飼料適合挑嘴貓嗎?
A8:適合,多數高蛋白飼料肉含量較高,香氣足、適口性佳,例如傻派貓飼料即以 85% 動物蛋白。
Q9:怎麼分辨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?
A9:動物蛋白會標示雞肉、魚肉、牛肉;植物蛋白多來自豌豆蛋白、大豆蛋白、麩質等。
Q10:貓飼料蛋白質含量30%算低嗎?
A10:對幼貓來說偏低,但對腸胃敏感或老貓可接受,仍須看來源品質。
Q11:無穀貓飼料的蛋白質比例會更高嗎?
A11:多數無穀飼料以肉類取代穀物,蛋白質比例通常較高,更貼近貓咪肉食需求。
Q12:貓飼料標示「粗蛋白」代表什麼意思?
A12:「粗蛋白」是實驗室測得的總蛋白含量,未分辨來源品質,因此要搭配原料表一起判斷。
Q13:貓咪需要植物性蛋白嗎?
A13:不需要太多。少量可平衡胺基酸組成,但主要應以動物性蛋白為主。
Q14:高蛋白飼料會讓貓變胖嗎?
A14:不會,高蛋白通常低碳水,有助維持肌肉與代謝,肥胖主因是熱量過剩。
Q15:貓飼料蛋白質和碳水要怎麼平衡?
A15:理想比例為「高蛋白、中脂肪、低碳水」,碳水建議低於 25%。
Q16:腸胃敏感的貓適合高蛋白嗎?
A16:可選單一肉源、易消化的中高蛋白配方,避免豆類過多。傻派貓飼料採用無穀低敏成分是好選擇。
Q17:挑選貓飼料時要看蛋白質還是原料?
A17:兩者都重要。數字顯示比例,原料顯示品質。高比例 + 高品質肉源才是關鍵。
Q18:主食罐的蛋白質含量應該多少?
A18:主食罐多以鮮肉為主,乾物基蛋白含量通常 30%~50%,適合補足乾糧營養。
Q19:傻派主食罐的蛋白質高嗎?
A19:傻派主食罐以真肉製成、無膠低磷,依據 NRC 與 AAFCO 標準訂定成分,是高蛋白且低負擔的營養選擇。
Q20:哪裡可以買到專業推薦的高蛋白貓飼料?
A20:可至「臭貓動物園」門市或官網選購,提供傻派貓飼料與傻派主食罐,現場可諮詢門市人員做選購建議。